×

行业资讯
正文 < 行业资讯 <首页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新疆棉未来该如何走
发布时间: 2016-08-17 | 来源: 找纱网

这两年,作为全国最大商品棉生产基地的新疆,迎来了棉花产业的重要改革,棉价回归市场、棉花价补分离、棉花面积调减等等变化,正在逐步提高新疆棉花生产的效益,作为纺织服装尤其是棉纺业的上游,新疆的棉花生产牵动着全疆乃至全国纺织企业的神经。

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和棉花产业都经历重大变化的今天,坐拥充足棉花资源的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何在?

2006年以前,全国纺织服装企业每年消耗棉花约1100万吨,这个数字在近两年快速减少,2014年为608万吨,2015年是460万吨。

这组数据的变化并不是说人们在服装领域的消费能力变弱了,而是纺织服装企业在生产能力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棉花产业的发展,印度等国家的棉花成本大幅低于国内,国内外棉价形成倒挂,甚至一些地区的棉纱价格比国内棉花价格还低,很多企业直接进口棉纱,减少了国内棉花的消耗。

在中高端服装生产领域,高品质的材料需要消耗高品质的棉花,但包括新疆在内的很多地区,习惯了多年来一味追求单产的生产方式,棉花品质出现下降,纺织难度不断提高,直接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削弱了竞争力。同时,在中高端及定制产品领域,高品质的棉花还呈现供给不足的局面,进一步制约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

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原材料紧张局面可以归纳为,低端产品有国外竞争,高端产品自给自足能力欠缺,棉花及纺织服装产业两个本应联系紧密的上下游产业,处境尴尬。要解决纺织服装产业和棉花产业遭遇的尴尬境地,棉花产业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新疆棉花品种多样,一致性差,并且多数偏重产量,忽略长度、马值等内在指标。往年棉农单凭自己种植经验挑选棉种,并无科学依据,特别是多年种植同一品种容易导致棉花品质出现衰退。新疆种植棉花品种过多,不仅不利于优质棉花的选育,还使机采棉推广不能形成统一标准,棉花在机采过程中容易混入杂质,一些下游加工企业需要专门安排工人分拣棉包中的杂质,加重了企业负担。

由于新疆各植棉区种植习惯有所差异,种植的棉花品种也是五花八门,有豫棉9号、新陆早系列、九圣禾57、合信60、汇圆14等品种,其中有的品种注重产量,有的注重纤维长度,有的注重断裂比强度。而且由于气候原因,南北疆品种也有较大差异,这都对新疆棉的一致性指标造成了干扰。

随着新疆棉花目标价格的实施,虽然棉农对棉花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要想彻底解决新疆棉种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市场规则优胜劣汰,更需要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唯此才能生产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棉花产品。

新疆的纺织服装企业要依托但不依赖本地棉花资源,在棉纺的基础上,加大在混合纺织技术领域的研究力度,这既能挖掘新的市场潜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对棉花的依赖,避免经营风险。与此同时,作为下游纺织服装企业,还应与上游棉花生产环节保持更密切的合作。

此外,新疆棉种销售网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参差不齐。面对如此情景,棉农根本无从选择。由于棉种本身存在自身特性,混合多品种棉花加工,会导致皮棉一致性指标较差,这对纺企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381

浏览量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