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纱线知识
正文 < 纱线知识 <首页

粗号纱生产过程中的空气捻接问题及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 2019-12-28 | 来源: 找纱网

随着粗号纱、股线、包芯纱、天丝等新型和特种纱线的不断发展,作为自动络筒机上的关键器件和核心技术,空气捻接器与新型纱线捻接质量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捻接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纱线新品的开发和生产。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挖掘现有空气捻接器的功能,以解决粗号纱的空气捻接问题。

捻接质量评定的标准是强力(强度保持率)和外观,但一致性和稳定性也不容忽视!对于空气捻接中的强力保留率标准,一般的认为应在原纱的80%以上,但现在国外主机厂对粗号纱一般推荐的捻接强力保留率已降到了原纱的50%~60%,这说明粗号线要达到80%的强度很难。那么实际上影响粗号纱捻接强度真正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是出在稳定性上,虽然有些接头的强力保留率能达到原纱的80%,但更多的是在80%以下。但是,只要能有达到原纱强力80%以上的捻接存在,就说明还有挖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关键是要解决一个稳定性的问题。

在空气捻接中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与普通纱相比,粗号纱在退捻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了,加捻上对器材的选择和工艺设定的要求更高了。那么影响粗号纱捻接稳定性的主要问题出在哪里呢?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后,应从2个问题着手:一是退捻,二是加捻。

一、退捻     

粗号纱的退捻相比中号纱更难了,要保证在工艺设定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并且是上下2根纱一致的退捻效果,影响退捻效果的有以下3个因素:

1)剪刀的剪切时序和一致性。

2)保证纱线在被剪断后立即进入退捻管中。

3)对上下两个退捻管需有不同的退捻设定。

剪刀的剪切时序和一致性

这是一个硬件上的问题,涉及到剪刀质量及剪刀操纵机构的稳定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只要注意并且从机构上进行修复和调整就可以解决。但还有一些问题也会严重影响捻接强力的稳定性,比如:

1)剪刀能否保证每次都能剪断纱线?

2)纱线在剪刀上是否有滑移现象?

3)上下两把剪刀能否保证在同一时刻剪断纱线,是否有先后剪断的现象?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通过退捻效果影响到加捻效果,表现为捻接头滑脱和强度不高;如果这些问题时有时无地出现,那么就会影响到捻接头强度的稳定性问题。

保证纱线在被剪断后要立即进入退捻管中

粗号纱不同于中号纱和细号纱,一方面因为粗号纱挠曲性较大,剪断后容易脱离管口负压吸入范围面,不能被及时吸入退捻管中,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空捻器退捻管的口径相对粗号纱来说偏小,粗号纱容易产生横搁在退捻管口不能被吸入的现象。上下两根纱线只要有一根没能被吸入退捻管中进行退捻,捻接效果就肯定会受影响,如果有两根都不能被吸入,捻接头的脱结问题就在所难免了。

如果不能保证纱线在被剪断后百分之百地被吸入退捻管中,那么捻接质量的稳定性肯定就会受到影响。纺织企业可通过在现有空气捻接器中选择合适的退捻管,在工艺选择上选择打包芯纱模式,车间的温湿度调整到合适的状态等措施,来降低粗号纱的抗挠曲性。

因为捻接粗号纱时,退捻管口径太粗或太细都会对退捻有影响,可使用专用的退捻管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上下两个退捻管需有不同的退捻设定

捻接的问题有时候要从设备整体状况来进行考虑,如空捻器以外的因素和捻接时大小吸嘴的气旋因素等也会造成原纱捻度的变化,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原先因为普通纱线对退捻质量要求不高,很多络筒技术人员都没有注意这些影响因素,现在生产特种纱线时对退捻质量要求提高了,这些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最好通过设计新型空捻器的办法来解决,也可以通过调整现有空捻器,使上下两个退捻管有不同的气旋和气流强度,让它对应上下两根纱线不同的捻度就可以了,尽管这个办法调整的工作量很大。

二、加捻

粗号线的加捻要注意加捻器材、加捻气压工艺和加捻时间的选择等问题。

加捻器材的选择

一般的情况下,粗号纱捻接要有专门生产粗号纱的捻接块,但是要注意这种捻接块本身的质量问题,因为它已处于可捻范围的边缘了,要考虑捻接器材对纱线的适应性和宽容度问题,它会影响到捻接效果的稳定性。因此利用现有捻接器材对粗号线进行捻接时,首先要对捻接块进行优化选择。

加捻气压工艺的选择

加捻气压对保证粗号纱的捻接质量很关键,一般都要选择较高的气压(7.5 kg~8.5 kg),因此生产粗号纱时,络筒机上最好能配一个增压泵提升压力。而且必须是捻接块的实际出口气压,要保证相应电磁气阀时刻处于完好状态。

加捻气压提升后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太高的气压会超出现有某些捻接器材的承压能力而易损坏的问题,如最好选用耐高压的加捻器材。

加捻时间的选择

当前的空气捻接器在加捻时间和形式上的选择上,基本只有一个方式——单一的时间长短,而对粗号纱在高气压下的捻接来说,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要选择合适的加捻时间。高气压下的加捻时间长了,容易造成捻接两端的原纱因扭力过大而受损,表现在后道工序的捻结断头,有时候其实这些断头不是捻接的问题,而是因原纱受损后断在了捻接头的两边。

通过对现有捻接器材的优化调整,可以发现捻接的捻结质量有所提升。以上对现有空气捻接器的调整思路,同样适用于提升股线、天丝和包芯纱的捻接质量。

1157

浏览量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