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纱线知识
正文 < 纱线知识 <首页

高产与优质下如何控制各工序质量?
发布时间: 2020-11-10 | 来源: 找纱网

高效工艺采用粗纱重定量、细纱大牵伸的工艺技术手段大幅提高了前纺设备的产能,可以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效工艺能大幅改善成纱多项品质,特别对短片段均匀度的改善,达到了普通工艺难以达到的程度,提升了产品品质档次,也可以在原料、产能或落率方面进行让步性调整而降本。因而,高效工艺是高产优质的一个共存方案,资源节约的一种管理模式。

高效工艺与产品质量

现代纺纱设备上高效工艺系统工程的应用,改变了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这种变革是系统化地依据后续工序品质对本工序品质的要求及本工序在品质和产能方面的潜力来逐一确定工艺参数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终产品品质的改善和各工序设备产能潜力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才能可以被称之为是一种系统工程。

高效工艺与半制品质量

纺纱流程采用高效工艺后,各道工艺参数特别是定量的变化对某些半制品品质数值带来一些新的改变,因此,应该根据品质项目的特征及对成纱的影响程度重新修正某些品质项目的指标要求。这并不是说高效工艺的实施对半制品品质的要求特别严或松,而是对品质项目要有侧重点。

梳理工序的质量

梳理设备的梳理质量是由梳理能力来保证的。无论是梳棉机还是精梳机,梳理能力的挖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潜力,通过精选器材、优化工艺来提升梳理能力。主要包括对梳理针布密度、角度、分梳部件速度、梳理隔距等进行精选与优化。

在梳棉工序,如果只增加生条定量,而不增加梳理产能,则其对梳理质量的影响较小;如果在增加生条定量的同时增加了梳理产能,则必须通过挖掘梳理潜能的方法增加梳理能力,才能保证梳理品质不受影响。

梳棉机喂入定量的增加,会改善梳棉机喂棉罗拉自调匀整对喂入棉层平均厚度的检测与匀整灵敏度,并具有一定的横向棉层自动均衡作用。

在精梳工序,如果增加小卷定量或者同时增加梳理钳次,精梳机产能将正比例增加,梳理品质的保证必须依靠梳理元件密度、角度和锐度以及梳理工艺的合理化。当然梳理钳次的增加需要梳理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来支持,梳理钳次对梳理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梳理钳次的增大会大幅度地影响精梳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

在高效工艺的应用中,没有对梳棉机和精梳机梳理品质的特别要求,这是因为高效工艺在与梳理相关的成纱品质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使得品质冗余量增加。

并条工序的质量

牵伸输入和输出定量的大幅增加,使牵伸区中的纤维量大幅增大,增加了牵伸过程中的牵伸力,故对罗拉钳口的握持提出了要求,以适应牵伸力的增大。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纤维量的增大对牵伸质量带来一定的有利点,如线密度不匀的改善和须条棉结增量的降低等。

粗纱工序的质量

粗纱输出定量的大幅增加,使纱条的刚度增加,假捻器的假捻效率降低,为了保持加捻区纱条的紧密度,必须选用假捻效率较高的新型假捻器。

粗纱输出定量大幅增加后,加捻区的纤维量大幅增加,必须缩短粗纱机关车制动时间,否则在发生机前断头时会有大量飘花而增加操作工作量或产生纱疵。

上述两点也是制约粗纱定量进一步增大的重要原因。

高效工艺与成纱质量

前道工序定量增加后,各道半制品的意外伸长大幅减少,有利于成纱线密度均匀度。

喂入细纱牵伸区的纤维量大幅增大后,纤维间的联系力加大,加上后区控制元件的应用和合理的系统工艺配置,前后牵伸区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增强,对短纤维的控制能力相应改善,成纱的线密度均匀度大幅改善、常发性疵点IPI大幅降低,各种幅度的粗细节数量显著减少。

粗纱定量大幅增加后,有两种细纱牵伸的情况:

一是简单后牵伸区仍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在粗纱定量大幅增加甚至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只要合理配置牵伸工艺,即使维持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而通过增大主牵伸来增加总牵伸,在前区牵伸部件控制尚可的条件下,牵伸区纤维量的大幅增加,相对有利于牵伸元件对纤维的握持控制,主牵伸区的牵伸状况是较大的纤维量增大了纤维间的联系力,辅助了非理想控制状态下的双皮圈握持工作区对须条的控制,从而在提高了牵伸能力的同时不恶化或略改善牵伸质量。

二是后区曲线牵伸结构或带有附加刚性控制元件的曲线牵伸结构,在粗纱大定量时设定后牵伸倍数为1.4~1.5,可以获得优良的牵伸质量。在后牵伸区为曲线牵伸附加控制元件的情况下,较大后区牵伸倍数的应用使总牵伸能力大幅提高,但相对于小后牵伸工艺的应用,较大后区牵伸在改善总牵伸质量方面显示的是另一种工艺效应:在相对简洁合理的后区摩擦力场中,喂入须条的纤维量较大,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在不损害后区须条纤维分布的前提下,在较大控制力条件下较大的牵伸力改善了纤维体顺直平行状况,为前区牵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仅改善了后区牵伸的能力和质量,而且同时提高了前区牵伸的能力和质量,使前区具备了大倍率牵伸的条件和能力。从而具有双倍效应地改善了总牵伸能力和质量,在对纤维控制特别是对短纤维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成纱线密度显著改善。

采用粗纱重定量、细纱大牵伸后,由于以下原因会使纱线的毛羽现象更为严重、强力损失加大:

1) 粗纱线密度增加使喂入牵伸部分须条的宽度增大; 

2) 较大后区牵伸使进入前区须条更趋于无捻,须条易于发散;

3) 细纱较大的前区牵伸使须条发散趋势更明显;

因此,细纱大牵伸的应用将使毛羽和强力问题更加突出,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的应对方法为:加强对细纱牵伸前后区对须条的控制;细纱牵伸的前区运用较为精密的集棉器;在络筒机上合理控制毛羽的增量。这样基本上可以控制毛羽和强力品质项目达到与普通纺纱工艺相同的水平。

高效工艺与紧密纺技术的同时应用是环锭纺纱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组合,是两种纺纱新技术优势互补的有效实践:高效工艺改善了纱线线密度,降低了纺纱成本,但在毛羽和强力方面是不利的;紧密纺改善了纱线的毛羽和强力,但在纺纱成本方面是弱点,无论是投资成本还是运行成本。两种纺纱新技术的组合应用,可以在少增加、甚至不增加投资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品质的突破。

高效工艺与纺纱效益 
高效工艺与纺纱效益的直接关系包括三个方面,即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成纱品质,这三个方面既可以全面运用,也可以有侧重地选项运用。

对于新设计的纺厂项目,运用高效工艺系统工程进行设备配置,可以大幅节省项目的前纺设备投资,以国产的设备较高配置计算每万锭可以节省前纺设备、厂房、和其它相关辅助设施投资量为150万元左右,如果考虑自络筒的高效运用,节省的投资量将更大。同时其相应地可以节省前纺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用电、用工等,综合纺纱吨纱成本可以节省200元左右。

对于运行中的纺厂,采用高效工艺后,可以节省前纺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用电、用工等,综合纺纱吨纱成本可以节省200元左右。如果并不改变原有的前纺设备配置量,则在用电方面可以更有余地地实行避让峰时电价,从而更大幅度地节省前纺用电成本。在厂房空间有余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增加后纺设备配置,增加成纱生产能力而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效益。

高效工艺为成纱品质提升所能带来的效益,具有不确定的特征,可能是即期也可能是非即期的,主要视企业目标客户的层次和用纱档次。高效工艺对成纱品质余量的增加,也可以灵活地让步于与纺纱效益相关的其它工艺参数,如原料、产能或落率等方面,以综合平衡获取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利益。

605

浏览量

确定